什么是子宫恢复不良?产后子宫恢复全攻略

有些妈妈在生完宝宝一个多月之后,肚子依旧是圆滚滚的,还以为是坐月子吃得太好了,导致脂肪堆积 。后来再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,医生说这不是脂肪堆积,而是子宫恢复不良 。
那么 , 什么是子宫恢复不良呢?

什么是子宫恢复不良?产后子宫恢复全攻略

文章插图
产后子宫恢复的规律
子宫体
宝贝娩出后不久,随着子宫收缩,胎盘就从子宫壁上剥离,由于子宫体肌纤维收缩及缩复作用而使子宫体积明显缩小,呈球状逐渐缩小并降入盆骨腔内,每天大约下降1~2厘米 。
子宫颈
在产后由于充血和水肿 , 变得非常柔软,宫颈壁变得很薄,产后7~10天后,子宫颈口开始关闭并进行自我恢复,大约到产后4周时恢复正常 。
子宫内膜
由于分娩后胎盘、胎膜与子宫壁的分离,底层会再生出一层新的子宫内膜 。大约产后3~4周左右,除了胎盘附着面外,新生的子宫内膜将覆盖其他部分的子宫腔 。通常在产后5~6周时子宫可恢复到接近非孕时状态 , 这个过程称为子宫复旧 。除了子宫的大小恢复之外,它在盆腔的位置也必须恢复到生产之前的状态 。

什么是子宫恢复不良?产后子宫恢复全攻略

文章插图
子宫恢复要注意这三点
产后,随着子宫内膜脱落,子宫分泌的粘液等从阴道内流出,这就是恶露 。新妈妈可以通过观察恶露的排出量、色泽和气味的变化,及时了解子宫恢复的情况 。
1、排出量
新妈妈在产后排出的恶露有光泽 , 不污浊,大约在产后3周-4周就流干净了,一般不超过42天 , 这种情况说明子宫恢复良好 。倘若血性恶露量多、持续时间长,则提示子宫恢复不良 。
2、色泽
在产后三四天,排出的恶露都是血性的,伴有少量的血液、宫颈粘液和脱落的膜组织等等 , 随着子宫不断恢复,恶露的颜色会慢慢变浅,变成淡粉色、咖啡色,最后变成淡黄色 , 稀薄的白色 。如果妈妈们的恶露颜色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浆液性,而呈混浊、污秽的土褐色,应警惕有胎盘残留的可能 。

什么是子宫恢复不良?产后子宫恢复全攻略

文章插图
3、气味
正常的恶露带有血腥味 , 但无臭味 。产后根据每个人的子宫恢复情况,7-10天左右恶露一般是没有异味的 。如果出现腥臭味、腐臭味,并且颜色混浊,很有可能是受到感染了,需进行检查 。
产后子宫恢复全攻略
及时排尿
产后,新妈咪要尽早排尿 。因为在分娩过程中,膀胱受压、黏膜充血,肌肉张力降低、会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,都容易发生尿潴留,使膀胱胀大,妨碍子宫收缩 。
保持外阴清洁
产后恶露排出的时间内,子宫腔通过宫颈和阴道与外界相通,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 , 影响子宫恢复 。因此,保持外阴清洁,对预防产后生殖道感染十分重要 。产后应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,上、下午各一次,以去除恶露和污垢 。
坚持母乳喂养
刺激乳头能帮助子宫收缩,宝贝的频繁吸吮使新妈咪产生生理反射 , 可以有效促进子宫收缩,加速子宫的恢复 。
顺时针按摩腹部
【什么是子宫恢复不良?产后子宫恢复全攻略】 顺产的新妈咪可把手放在肚脐周围,做子宫顺时针环形按摩 , 以此加速子宫的收缩 。

什么是子宫恢复不良?产后子宫恢复全攻略

文章插图
适当运动
产后运动包括身体活动与健身锻炼两大类 。身体活动指洗脸、洗手、下床、进餐、上厕所、喂奶、给宝贝换尿布等简单家务活 。一般健康的产妇,会阴又无伤口,可在分娩后6~8小时坐起,12小时后下地活动 。会阴侧切及剖宫产者术后第二天也可坐起,并可在床边活动 。这样有利于身体生理功能和体力的恢复,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 。至于健身锻炼,同样应该早期进行 。

什么是子宫恢复不良?产后子宫恢复全攻略

文章插图
饮食规律
新妈咪产后要三餐有规律,膳食平衡,适当向瘦肉、豆类、鱼、禽以及蔬菜、水果等高蛋白、高维生素食物倾斜 , 少吃动物内脏与甜食 。而中药生化汤、益母草并不是产后必服之剂,子宫复旧不良的妈咪才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。另外,红糖中含铁、钙、锰、锌等微量元素和蛋白质,释放能量快,营养吸收利用率高 , 并能促进子宫收缩,适合产后服用,但不宜超过10天 。
注意休息
妈咪在产后得到充足的休息,是有助于盆腔组织的恢复,但是不适宜长时间卧床,应适当运动 。不过 , 运动不是说可以干重活,如果过早的腹部用力,则会导致子宫下垂甚至脱落 。

    推荐阅读